心动过速对心脏功能、引发相关症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及不同人群有特殊危害,可使心脏舒张期缩短致心输出量减少、长期可引发心肌病等,还会致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是诱发心力衰竭和增加心律失常风险的重要因素,对儿童会影响心脏发育,对老年人加重心脏负担并使基础疾病难控,对妊娠期女性影响胎儿供血供氧及分娩。
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动过速会使心脏的舒张期明显缩短,影响心脏的充盈,导致心输出量减少。长期的心动过速可能会引发心肌病,降低心脏的泵血功能,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例如,有研究表明,持续性的快速心率会改变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渐受损,进而影响心脏整体的泵血效率。对于儿童来说,过快的心率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心脏的正常发育,因为儿童处于身体快速生长阶段,心脏承受异常心率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引发相关症状
1.心悸与胸闷:患者会明显感觉到心跳异常加快,伴有胸口发闷、不适的感觉,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在一些患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中,如本身就有冠心病的患者,心动过速可能会加重胸闷、胸痛等症状,因为此时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而供血相对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2.头晕与乏力: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容易出现头晕的症状,同时还会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就有所减退,心动过速时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更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对于妊娠期女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导致其头晕、乏力加重,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因为妊娠期女性的身体负担加重,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
三、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1.诱发心力衰竭:长期的心动过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持续的快速心率会使心脏的负荷长期处于过高状态,心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发生心肌重构,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一些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中,心动过速是导致病情进展为心力衰竭的关键因素。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心动过速会显著增加其发生心力衰竭的概率,因为心肌梗死已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一定损害,再加上心动过速的刺激,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2.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心动过速本身可能会引发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会诱发心房颤动等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在一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中,心动过速更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因为儿童的心脏结构和电生理系统相对不稳定,心动过速对其心脏电活动的干扰更大。
四、对不同人群的特殊危害
1.儿童群体:儿童的心脏还处于发育阶段,心动过速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进程。过快的心率会使心脏的代偿能力受到限制,长期可能导致心脏扩大等问题。例如,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儿童如果出现心动过速,会影响手术效果的恢复,并且可能对未来的心脏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的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动过速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更容易引发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往往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心动过速会使这些基础疾病的控制更加困难,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的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本来就加重,心动过速会使心脏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可能会影响胎儿的供血供氧,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等问题。而且在分娩过程中,心动过速可能会增加产妇的心脏风险,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