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常见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相关并发症和肾脏疾病相关并发症,老年、女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及有高血压病史人群各有特点,需分别注意控制血压、关注激素影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等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心血管疾病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致冠心病风险高,引发心力衰竭,是脑出血重要因素;肾脏疾病相关并发症可致肾功能衰竭;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心血管疾病相关并发症是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升高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多方面的损害,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冠心病:高血压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当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急性阻塞时,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3倍,且血压越高,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越高。
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使左心室长期处于压力超负荷状态,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高血压是慢性心力衰竭最主要的病因之一。随着病情进展,心力衰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最终可因心力衰竭加重而死亡。有数据显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约50%-70%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脑出血: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持续升高会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等病变,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剧烈波动时,微动脉瘤容易破裂出血,引起脑出血。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死亡率较高。据统计,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以上。
二、肾脏疾病相关并发症也是重要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还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长期高血压性肾损害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会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代谢废物潴留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最终需要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若病情进一步恶化,也会危及生命。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中约10%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受到高血压的影响,上述心血管和肾脏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心肾功能等指标,遵循医嘱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的情况。
女性人群: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高血压的发病和病情进展可能有其特点。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除了常规的降压治疗外,还需关注激素变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的高血压患者,其高血压病情往往更难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更高。这类人群需要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以辅助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有高血压病史人群:这类人群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定期复诊,一旦出现头痛、胸闷、水肿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是并发症即将发生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