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治疗因龋齿不同阶段及牙齿类型有不同方法,窝沟封闭适用于未明显龋坏但窝沟深的儿童乳牙或恒牙;浅龋可药物治疗,利用氟化物促进再矿化等;中龋需去龋后用树脂等充填材料填充,深龋要先判断牙髓状况再处理;乳牙治疗要考虑其特点,低龄儿童治疗前需安抚且家长要助其保持口腔卫生;治疗后要维护口腔卫生、注意饮食。
一、龋齿的早期治疗——窝沟封闭
1.适用情况:对于还未出现明显龋坏,但窝沟较深的儿童乳牙或恒牙,窝沟封闭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措施。儿童的第一恒磨牙通常在6-8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左右是进行窝沟封闭的适宜年龄段,此时牙齿已完全萌出,且窝沟清晰,龋坏尚未发生。从生活方式角度看,若儿童口腔卫生维护一般,但窝沟形态利于食物残渣滞留,就可考虑窝沟封闭。
2.操作原理:窝沟封闭是用窝沟封闭剂将磨牙、前磨牙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阻止细菌及食物残渣进入窝沟,从而预防龋齿发生。它基于机械隔离的原理,把牙齿的窝沟点隙与外界环境隔开。
二、浅龋的治疗——药物治疗
1.适用浅龋:当龋齿处于浅龋阶段,龋损局限于牙釉质,未累及牙本质深层时可考虑药物治疗。对于低龄儿童,若不配合常规充填治疗,可尝试药物治疗。例如使用含氟化物的药物,如75%氟化钠甘油糊剂等。氟化物可以促进釉质再矿化,抑制细菌生长。研究表明,氟化物能够与牙齿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氟磷灰石,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2.药物作用机制:75%氟化钠甘油糊剂中的氟离子可以逐步释放,与牙齿硬组织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使脱矿的釉质重新矿化,同时抑制口腔中致龋菌的生长繁殖,减缓龋齿进展。
三、中龋和深龋的治疗——充填治疗
1.中龋治疗:中龋时龋损已到达牙本质浅层,患者可能对冷、热、酸甜刺激有敏感症状。治疗时需要去除龋坏组织,然后用充填材料进行填充。常用的充填材料有树脂材料等。树脂材料具有美观、与牙齿粘结性好等优点。在操作过程中,要彻底清除龋坏组织,以防止继发龋产生。对于儿童来说,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树脂材料,其在性能上更适合儿童牙齿的特点,比如具有一定的可抛光性等。
2.深龋治疗:深龋时龋损已到达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患者敏感症状更明显。治疗时首先要判断牙髓状况,如果牙髓活力正常,可先进行安抚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行充填;如果安抚后牙髓症状消失,再进行永久充填。如果牙髓出现不可逆炎症,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在生活方式方面,深龋儿童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防止刺激牙髓,加重疼痛。
四、乳牙龋齿的特殊考虑
1.乳牙特点及治疗差异:乳牙的牙体组织较薄,髓腔较大,牙髓组织疏松,血运丰富。在治疗乳牙龋齿时,操作要更加轻柔。例如在去龋过程中,要避免损伤牙髓。对于乳牙的充填材料选择,除了考虑材料的性能外,还要考虑乳牙的替换情况。如果是即将替换的乳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暂时性充填材料。
2.特殊人群(低龄儿童)护理:低龄儿童配合度差,在治疗前要做好安抚工作,营造轻松的治疗环境。家长要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监督儿童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同时,要控制儿童的甜食摄入,减少饮用含糖饮料,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五、龋齿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口腔卫生维护: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治疗后都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儿童要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家长要定期帮助儿童检查口腔,及时发现问题。
2.饮食注意:治疗后要避免儿童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充填材料脱落。同时,继续控制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减少龋齿复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