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牙牙龈萎缩且松动可能由牙周炎、不正确刷牙方法、全身性疾病等引起,需及时就医检查,针对病因治疗,如牙周炎做基础或手术治疗、纠正刷牙方法、控制全身性疾病,日常要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复查,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明确病因
门牙牙龈萎缩且松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牙周炎。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引发牙龈的慢性炎症,进而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使得牙齿支持组织丧失,出现牙齿松动。此外,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如横向刷牙,也可能损伤牙龈和牙齿,导致牙龈萎缩及牙齿松动;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增加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的风险。
二、及时就医检查
一旦发现门牙牙龈萎缩且松动,应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牙周探诊等方法明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例如,口腔检查可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质地等,牙周探诊能了解牙周袋的深度、附着丧失情况等,还可能会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牙槽骨的吸收程度。
三、针对病因治疗
牙周炎的治疗:如果是牙周炎导致,首先会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洗牙),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等;龈下刮治,深入牙周袋内清除龈下的菌斑和牙结石。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如牙周翻瓣术等,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
纠正刷牙方法:如果是刷牙方法不当引起,需要纠正为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巴氏刷牙法是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保证每颗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
控制全身性疾病:如果存在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只有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能更好地治疗牙周炎,延缓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的进展。
四、日常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除了正确刷牙外,还应使用牙线、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清除牙齿邻面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冲牙器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使用频率,一般每天1-2次。
定期口腔复查:即使经过治疗,也需要定期到口腔科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防止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的复发或进一步加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龈和牙齿相对娇嫩。如果儿童出现门牙牙龈萎缩且松动,首先要考虑是否有不良习惯,如吮指、口呼吸等。家长应帮助儿童纠正不良习惯,同时教育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避免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对儿童牙齿及颌面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牙龈萎缩相对常见,且常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老年人在进行口腔护理时要更加注意轻柔,避免过度刺激牙龈。同时,要积极控制自身的全身性疾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维护口腔健康,延缓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的进程。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更容易发生牙龈炎症,从而导致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妊娠期女性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口腔清洁,在妊娠期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尽量避免进行复杂的口腔治疗,以防引起流产或早产。在妊娠期的其他时间段,如果需要进行口腔治疗,应选择在相对安全的时期,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妊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