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囊肿是喉部常见良性病变,分潴留囊肿和先天性囊肿,前者因会厌黏膜腺管阻塞等致黏液潴留,后者由胚胎发育异常所致;较小囊肿多无症状,较大囊肿有异物感、呼吸困难等表现;通过间接、纤维或电子喉镜检查诊断;较小无症状者定期观察,较大或有症状者手术切除。
一、定义
会厌囊肿是发生在会厌部位的囊性肿物,是喉部常见的良性病变。会厌是喉部的一块软骨组织,形似树叶,在吞咽时会盖住气管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二、分类及病因
1.潴留囊肿
病因:多由于会厌黏膜腺管阻塞,导致黏液潴留而形成。常见于慢性炎症刺激、机械损伤等因素引起腺管堵塞。例如长期的咽喉部慢性炎症,会使会厌黏膜的腺管周围组织发生炎性反应,进而影响腺管的正常通畅,使黏液积聚形成囊肿。
好发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长期吸烟、饮酒、用声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会厌黏膜腺管的病变,从而增加潴留囊肿的发生风险。有咽喉部慢性病史的人群,由于咽喉部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也较易患潴留囊肿。
2.先天性囊肿
病因: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胚胎时期会厌发育过程中留存的胚胎组织发生演变形成囊肿。
好发人群:多在婴幼儿时期就可能存在相关表现,但也可在儿童及成年后被发现,同样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主要与胚胎发育异常这一先天性因素相关。
三、临床表现
1.较小的囊肿
通常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通过喉镜等检查发现。例如在进行咽喉部常规体检时,经纤维喉镜检查偶然发现会厌部位有小的囊性突起。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往往是在因其他咽喉部不适症状进行检查时被发现。
2.较大的囊肿
可出现咽喉部异物感,患者会感觉咽喉部有东西梗阻。尤其在吞咽时,这种异物感可能更为明显。对于成年患者,可能会主诉吞咽时有阻挡感,但一般不影响进食,不过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焦虑等情绪。
囊肿较大时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这是因为会厌部位的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会阻塞喉部通气通道。儿童由于气道相对较窄,较大的会厌囊肿更容易引起呼吸困难,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引起重视。例如儿童如果出现会厌囊肿较大导致呼吸困难,可能会表现为呼吸急促、吸气性喉鸣等症状。
四、诊断方法
1.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医生通过间接喉镜可以观察会厌部位的情况,能发现是否有囊性新生物。但间接喉镜检查受患者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对于一些较小或位置较隐蔽的囊肿可能观察不够清晰。例如儿童可能因不配合间接喉镜检查而影响对会厌囊肿的准确观察。
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这是更常用且准确的检查方法。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可以清晰地观察会厌及喉部的细微结构,能明确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等。通过电子喉镜检查,可以放大图像,更精准地判断囊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成年患者,一般能较好地配合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五、治疗原则
1.较小且无症状的囊肿
一般可定期观察,通过喉镜等检查监测囊肿的变化情况。例如每3-6个月进行一次喉镜复查,观察囊肿是否有增大、形态是否有改变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定期观察尤为重要,要密切关注囊肿对气道等的影响。
2.较大或有症状的囊肿
手术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手术方式有多种,如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切除术等。通过手术将囊肿完整切除,可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以减少对儿童喉部发育等的影响。术后要注意儿童的咽喉部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