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是常见皮肤症状,可轻可重,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皮肤自身因素(如皮肤干燥、湿疹、银屑病、真菌感染等)、全身性疾病(如肝胆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其他因素(如药物、环境、心理因素等),原因复杂,出现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表现的皮肤瘙痒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一、皮肤自身因素导致的皮肤瘙痒
1.皮肤干燥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逐渐衰退,分泌的油脂和汗液减少,皮肤容易干燥。例如,老年人皮肤瘙痒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皮肤干燥。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皮肤水分流失更快,更容易出现干燥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时,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引发瘙痒。
一些皮肤病也会导致皮肤干燥进而引起瘙痒,如特应性皮炎患者,其皮肤本身就存在屏障功能异常,容易干燥,同时伴有剧烈瘙痒。
2.皮肤疾病
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湿疹患者的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同时伴有剧烈瘙痒。例如,手部湿疹患者常因接触洗涤剂、化学品等刺激因素诱发,瘙痒严重时会影响手部的正常活动。
银屑病: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皮肤会出现红斑鳞屑性皮损,瘙痒也是常见症状之一。银屑病的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病情容易反复,瘙痒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
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等,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真菌在皮肤表面生长繁殖,会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皮肤瘙痒,同时可观察到皮肤有红斑、丘疹、脱屑等表现,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
1.肝胆疾病
当患有肝硬化、胆石症等肝胆疾病时,胆汁淤积,血液中胆盐含量升高。胆盐沉积在皮肤下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例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常出现全身瘙痒,且瘙痒程度可能较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皮肤内葡萄糖含量也随之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如皮肤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从而引起瘙痒。另外,高血糖状态会使神经纤维发生病变,导致神经功能异常,也会引发皮肤瘙痒。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生率较高。
3.肾脏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在体内蓄积,其中一些毒素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同时,肾脏疾病患者常伴有皮肤干燥,进一步加重瘙痒症状。例如,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皮肤瘙痒。
三、其他因素导致的皮肤瘙痒
1.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例如,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磺胺类等)、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等)、降糖药(如胰岛素等)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这是因为药物作为外来物质,可能会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或干扰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
2.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例如,在寒冷的天气里,皮肤血管收缩,汗腺、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容易瘙痒;而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皮肤容易出汗,汗液刺激皮肤也可能导致瘙痒。此外,接触某些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如洗衣粉、洗洁精、染发剂等,也可能引起接触部位的皮肤瘙痒。
3.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皮肤感觉的传导和调节,从而诱发或加重皮肤瘙痒。例如,一些神经性皮炎患者,其发病往往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精神压力大时瘙痒症状会加重。
皮肤瘙痒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