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中隔弯曲
鼻中隔弯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局部突起致鼻腔功能障碍的鼻部疾病,病因有先天性、外伤、鼻腔鼻窦肿瘤等,临床表现有鼻塞、鼻出血、头痛等,诊断靠前鼻镜、鼻内镜、鼻窦CT检查,治疗分保守(症状轻时)和手术(保守无效且症状严重时)。
病因方面
先天性因素:部分人出生时鼻中隔就存在骨和软骨的发育异常,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显现出鼻中隔弯曲的情况,这与个体的遗传等因素有关,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先天性的结构发育问题引发鼻中隔弯曲,比如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时,鼻中隔的骨与软骨发育不协调就可能导致出生后存在鼻中隔弯曲的基础。
外伤因素:头部受到外伤,如车祸、打架斗殴等导致鼻骨骨折,进而引起鼻中隔骨折、脱位等,若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就可能造成鼻中隔弯曲。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头部外伤都可能成为引发鼻中隔弯曲的原因,儿童在玩耍等过程中头部受伤也需警惕可能导致鼻中隔弯曲的情况。
鼻腔鼻窦肿瘤:鼻腔内的肿瘤,如鼻腔内的巨大息肉等,会逐渐压迫鼻中隔,使其向对侧弯曲,这种情况在有鼻腔鼻窦肿瘤疾病史的人群中可能出现,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取决于肿瘤的发生情况。
临床表现方面
鼻塞:这是鼻中隔弯曲较为常见的症状。如果是单侧鼻中隔弯曲,可能表现为单侧鼻塞;若是双侧弯曲,可能出现双侧鼻塞。对于儿童来说,长期的鼻塞可能会影响呼吸,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成人则可能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比如在睡眠时因鼻塞导致呼吸不畅,出现打鼾等情况。例如,鼻中隔向一侧弯曲,该侧鼻腔狭窄,气流通过受阻,就会引起鼻塞。
鼻出血:鼻中隔弯曲处的黏膜通常比较薄,而且处于气流的冲击下,容易发生糜烂、溃疡,从而导致鼻出血。尤其在干燥的环境下,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儿童鼻出血相对常见,若存在鼻中隔弯曲,加上儿童可能有挖鼻等不良习惯,就更易引发鼻出血;成人在天气干燥时,或者用力擤鼻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鼻出血。
头痛:弯曲的鼻中隔可能会刺激鼻腔、鼻窦的神经,引起头痛。头痛的部位通常与弯曲的部位有关,比如鼻中隔偏曲凸面压迫同侧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头痛症状,儿童可能因为头痛影响学习注意力等,成人则可能影响工作效率等。
诊断方面
前鼻镜检查:医生通过前鼻镜可以初步观察鼻中隔的形态,查看是否有弯曲、偏曲以及局部的突起等情况。但前鼻镜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位置较隐蔽或者弯曲不明显的情况可能观察不够全面。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可以更清晰、细致地观察鼻中隔的全貌,能够发现前鼻镜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弯曲或病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鼻内镜检查都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诊断方法,它可以直观地看到鼻中隔与鼻腔各结构的关系等情况。
鼻窦CT检查:鼻窦CT可以清晰地显示鼻中隔与周围骨质的关系,了解鼻中隔弯曲的程度、方向以及是否伴有鼻窦的病变等。对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进行鼻窦CT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治疗方面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症状较轻,如鼻塞、鼻出血等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比如使用鼻腔生理盐水冲洗,保持鼻腔湿润,减少鼻腔黏膜的刺激等。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保守治疗可能是首先考虑的方式,通过鼻腔冲洗等方法缓解症状;成人若症状较轻也可先尝试保守治疗观察效果。
手术治疗:当鼻中隔弯曲引起严重的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矫正弯曲的鼻中隔,恢复鼻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会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患者在手术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鼻腔发育的影响等因素,成人则根据具体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