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怎么引起的
结膜炎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分别有相应常见细菌、病毒及传播方式、发病机制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过敏、物理刺激及其他因素,过敏有常见过敏原及发病机制,物理刺激有环境和化学物质刺激情况,其他因素涉及全身疾病相关等情况。
一、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结膜炎
(一)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传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引发结膜炎。通常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手帕等传播。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容易因接触污染物品而感染。例如,幼儿园中如果有儿童患病,其他儿童接触到被污染的玩具等物品后就可能被感染。
2.发病机制:细菌进入结膜囊后,会在结膜表面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结膜炎,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二)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传播:腺病毒是引起病毒性结膜炎的常见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或与患者密切接触传播。在学校、家庭等人群密集场所容易造成传播。儿童由于活动范围广、与他人接触频繁,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例如,在班级中有一名儿童感染了腺病毒引起的结膜炎,其他儿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文具等物品可能被传染。
2.发病机制:病毒感染结膜上皮细胞,导致细胞病变、坏死,引起结膜炎症,表现为结膜明显充血、水肿,伴有水样分泌物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后引发结膜炎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且容易反复。
(三)衣原体感染
1.传播与发病:沙眼衣原体是导致沙眼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眼-手-眼的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物品传播。在卫生条件较差、居住环境拥挤的地区高发。儿童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几率较大。发病时可出现结膜充血、乳头增生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角膜混浊等严重并发症。
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结膜炎
(一)过敏因素
1.过敏原及接触方式: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到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发生异常反应。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对花粉过敏的人接触到空气中的花粉颗粒后,花粉颗粒可能飘落到结膜上,引发过敏反应。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对更容易成为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结膜炎的情况较为常见。
2.发病机制: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与肥大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结膜的过敏炎症反应,表现为结膜瘙痒、红肿等症状。
(二)物理刺激因素
1.环境刺激:长时间受到风沙、烟尘等刺激可引起结膜炎。例如,在沙漠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群,长期暴露在风沙环境中,结膜容易受到刺激而发炎。儿童在户外活动时,如果处于风沙较大的环境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也容易因风沙刺激引发结膜炎。
2.化学物质刺激:眼部接触到化学物质,如眼药水、化妆品、清洁剂等也可导致结膜炎。例如,某些人对眼药水的成分过敏,使用后会引起结膜炎症。在使用化妆品时,如果不慎将化妆品弄到眼睛里,也可能刺激结膜引发炎症。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好奇心强,可能会误接触一些化学物质,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家中化学物品的放置,避免儿童接触。
(三)其他因素
1.全身疾病相关:一些全身疾病也可能累及结膜引起结膜炎,如干燥综合征,患者由于泪液分泌减少,结膜容易受到损伤,引发炎症。在老年人群中,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老年人群出现结膜炎时需要考虑是否与全身疾病相关。另外,春季角结膜炎在青少年群体中相对多见,可能与遗传、过敏等多种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