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是一种症状,非独立疾病。常见原因有口腔局部因素(龋齿、牙龈炎和牙周炎、口腔黏膜病等)和全身系统性疾病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评估与诊断包括临床检查(口腔和全身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血糖、肾功能检测等)。预防需保持口腔卫生、合理饮食、定期口腔检查;治疗分针对口腔局部因素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治疗。
一、口臭的常见原因
口腔局部因素
龋齿:牙齿龋坏处存在食物残渣的堆积,细菌会分解这些食物残渣,产生有臭味的物质。例如,当龋洞较深时,食物容易嵌塞在里面,若不及时清理,就会滋生大量细菌,引发口臭。儿童由于爱吃甜食且口腔清洁相对不彻底,较易发生龋齿导致口臭。
牙龈炎和牙周炎:牙龈发炎时,牙龈组织会出现红肿、出血等症状,同时牙龈沟内会有大量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散发出异味。牙周炎患者除了有牙龈的问题,还伴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牙周袋内的脓性分泌物等会产生难闻气味。成年人由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吸烟等因素,较易患牙龈炎和牙周炎进而导致口臭。
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溃疡,溃疡面会有炎性渗出等,加上细菌的作用,会产生臭味。一些特殊的口腔黏膜病也可能导致口臭,比如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等。
全身系统性疾病因素
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其中的酸性物质等会带有异味。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可能导致消化不良,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异味,也可通过反流等途径引起口臭。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功能相对减弱,更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口臭问题。
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鼻窦炎患者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会经后鼻孔流至咽部,产生臭味;化脓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隐窝内会有脓栓等,散发异味。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酮体生成增加,可出现丙酮味的口臭。此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免疫力下降,口腔内细菌容易滋生,也会加重口臭。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较易出现口臭情况,且病情控制不佳时口臭可能更明显。
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体内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从口腔呼出有尿味的气体,导致口臭。老年人肾脏功能相对减退,若有肾脏疾病,更需关注口臭可能与之相关。
二、口臭的评估与诊断
临床检查
口腔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等情况,查看是否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问题。例如,用探针检查龋洞的深度、范围,观察牙龈的颜色、质地等。
全身检查:对于怀疑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导致口臭的患者,会进行相应的全身检查,如腹部触诊排查消化系统疾病、鼻部检查排查鼻窦炎等。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情况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糖检测排查糖尿病、肾功能检查排查肾脏疾病等。
三、口臭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儿童应在家长帮助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成年人则要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合理饮食: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具有强烈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更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性,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成年人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也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龋齿等问题并处理。
治疗方法
针对口腔局部因素的治疗:如果是龋齿,需要进行补牙等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则需要进行洗牙、牙周系统治疗等;口腔黏膜病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治疗。
针对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如果是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口臭,需要治疗相应的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肾脏疾病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肾脏疾病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