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戴牙套很有必要,约70%-80%根管治疗牙齿建议戴牙套,牙齿破坏程度轻剩牙体组织少、后牙、前牙有美学等情况更需戴,不戴有牙齿折裂、变色风险,戴牙套要选合适材料并注意佩戴后维护,如儿童选全瓷冠,老人定期复查等,需综合多因素考虑戴牙套相关事宜。
一、根管治疗后戴牙套的必要性
根管治疗主要是针对牙齿内部牙髓及根管进行治疗,去除感染物质等。经过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由于牙髓被摘除,牙齿失去了来自牙髓的营养供应,会变得比较脆弱,抗折能力下降。从临床研究来看,很多接受根管治疗的牙齿后续需要戴牙套(全冠修复体)来保护。例如相关临床统计显示,约70%-80%的根管治疗牙齿建议佩戴牙套,原因在于如果不戴牙套,牙齿在咀嚼过程中受到的咬合力可能会导致牙齿折裂,影响牙齿的长期存留。
二、哪些情况根管治疗后更需要戴牙套
1.牙齿破坏程度方面
当牙齿经过根管治疗后剩余牙体组织较少时,比如剩余牙体组织不足牙冠的1/3,这时候牙齿本身的强度已经非常低,咀嚼时很容易发生折裂,这种情况下必须戴牙套来加强保护。从组织力学角度分析,剩余牙体组织少意味着牙齿承受咬合力的结构基础薄弱,牙套可以将咬合力均匀分散到整个牙套-牙齿结构上,减少牙齿折裂风险。
对于后牙区域,由于后牙主要承担咀嚼功能,承受的咬合力较大,即使根管治疗后剩余牙体组织量尚可,但相比前牙更需要戴牙套。后牙的咀嚼力通常是前牙的数倍,所以为了抵抗较大的咬合力,降低牙齿折裂概率,后牙根管治疗后戴牙套的必要性更高。
2.牙齿位置与功能方面
前牙虽然主要功能是美观和辅助发音,但如果经过根管治疗后,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戴牙套。尤其是前牙有美学要求,当牙齿颜色、形态等因根管治疗受到影响时,戴牙套可以恢复牙齿的正常外观。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前牙经过根管治疗后,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齿还可能有进一步的形态变化等情况,戴牙套既能保护牙齿又能兼顾美观需求;而对于老年人,牙齿根管治疗后戴牙套可以维持牙齿的咀嚼功能,防止牙齿折裂后影响整体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不戴牙套可能带来的风险
1.牙齿折裂风险
如前文所述,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缺乏牙髓营养支持,强度下降。如果不戴牙套,在日常咀嚼过程中,尤其是咬到较硬食物时,牙齿很容易发生折裂。一旦牙齿折裂,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无法保留,需要拔除,后续还可能涉及种植牙等修复方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治疗痛苦。
2.牙齿变色风险
对于一些前牙根管治疗后不戴牙套的情况,牙齿可能会逐渐变色。因为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失去牙髓后,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等情况改变,没有牙髓的营养和代谢调节,牙齿可能会出现颜色改变,影响美观,对于注重外观的人群来说是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社交活动频繁的人群,牙齿变色会影响其自信心和正常社交。
四、戴牙套的注意事项
1.材料选择方面
戴牙套的材料有多种,如陶瓷冠、金属冠、全瓷冠等。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儿童,全瓷冠可能更合适,因为全瓷冠美观性好,且相对生物相容性佳,不会对儿童的口腔黏膜等产生不良刺激;而对于后牙承受咬合力大的情况,金属-陶瓷冠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可能更适合。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牙齿位置、咀嚼习惯等因素。例如,儿童的咀嚼习惯可能相对不太稳定,全瓷冠的美观性可以减少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老年人如果有牙周疾病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材料的长期稳定性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牙套材料。
2.佩戴后的维护
戴牙套后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要像清洁自然牙齿一样清洁牙套和牙齿的邻接面等部位。使用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同时,要避免咬过硬的食物,虽然牙套能增强牙齿强度,但长期咬过硬食物仍可能导致牙套损坏或牙齿折裂。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口腔愈合等情况,戴牙套后更要注意口腔卫生和定期复查,因为糖尿病患者口腔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于老年人,佩戴牙套后要定期到口腔科复查,检查牙套的贴合情况、牙齿的健康状况等,因为老年人的口腔组织可能会有一定的生理性变化,及时复查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