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与2型区别

来源:民福康

1型糖尿病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发病年龄小、起病急、有“三多一少”等典型症状,需依赖胰岛素治疗,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慢性并发症起病早进展快;2型糖尿病由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相对不足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且近年有年轻化趋势,早期症状不明显,治疗有多种方式,急性并发症有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慢性并发症发病年龄相对晚但也会严重影响多系统,不同人群患病及治疗有不同特点。

一、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破坏了胰腺内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例如,自身免疫性因素可使机体产生针对胰岛β细胞的抗体,攻击并破坏这些细胞,使得胰岛素分泌完全停止或几乎停止,患者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生命。这种情况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但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段。

2型糖尿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岛素,为了克服这种抵抗,胰腺β细胞会代偿性地分泌更多胰岛素,但随着病情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肥胖等问题的增多,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生活方式因素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二、发病年龄

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通常较小,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但也有成年后发病的情况。一般来说,起病较急,症状相对明显。

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由于肥胖率上升等因素,青少年中也有发病增加的趋势,起病相对隐匿,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三、临床症状

1型糖尿病: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三多一少”),起病急,病情较重,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例如,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口渴、频繁排尿、食量增加但体重却迅速下降等情况。

2型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有乏力、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出现“三多一少”症状,但相对1型糖尿病来说,症状较轻且出现较晚。部分患者会因足部感染、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就诊时才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

四、胰岛素分泌情况

1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检测胰岛素水平会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分泌正常或甚至偏高,但存在胰岛素抵抗;随着病情发展,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少,处于相对不足状态。

五、治疗方法

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同时需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患者需要每天规律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等。早期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当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或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饮食方面需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

六、并发症特点

1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有酮症酸中毒,多发生在胰岛素治疗不规范、感染等情况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起病相对较早,且病情进展较快,对肾脏、眼睛、神经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例如,糖尿病肾病可逐渐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有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相对酮症酸中毒来说,病情发展较慢,但也需要及时治疗。慢性并发症与1型糖尿病类似,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但发病年龄相对较晚,进展速度相对1型糖尿病可能较慢,但同样会对多个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如糖尿病足可能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需要截肢等严重后果。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治疗中都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儿童和青少年患1型糖尿病时,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根据体重、血糖等情况精确调整;对于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中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需要结合其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以及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等。对于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无论是1型还是2型,都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自身血糖情况,早期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

了解疾病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多出现于儿童、青少年群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1型糖尿病能喝酒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不能喝酒,酒精中的乙醇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糖尿病病人应减少食物中糖分的摄入量,低盐低脂饮食,需要长时间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每天应进行适当的锻炼。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人可以吃乳果糖口服液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是能够吃乳果糖的,因为如果糖不会造成血糖进一步的升高,这是因为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而且不被吸收的双糖,所以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口服乳果糖能够缓解便秘。
糖尿病人有性功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是有性功能的,但部分病人是因为病情加重,因此造成性功能下降;因此,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并使用胰岛素控制疾病;同时,还应当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防止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刘湘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有分泌延迟,甚至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很高,分泌的胰岛素是比较多的,但是外周靶器官,比如肌肉、肝脏、脂肪这些东西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高胰岛素血症,所以机理是不同的。但是2型糖尿病到了后期、晚期,β细胞数量绝对数量减少,这个时候胰岛素低,所以胰岛素分泌也少了。2型糖尿病胰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1型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
武晋晓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胰岛素一点都不分泌,所以自身的调节能力基本上没有,而2型糖尿病自己还可以分泌胰岛素,所以血糖低的时候,自身胰岛素不分泌或者少分泌,血糖高时可以再分泌胰岛素。而1型糖尿病,一旦当外源性的变化有一点点变化,可能都会严重影响到血糖的变化。比如胰岛素多打了一个单位,血糖可能立即就低了,比如少吃点东西或者活动量稍微大点,可能血糖
1型糖尿病什么时候能治好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目前,1型糖尿病还不能根治,其发病原因是免疫因素或者遗传因素导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丧失,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患病,属于不可逆情况,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一旦患有1型糖尿病,则需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
1型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存在自身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因此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替代治疗,因为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血糖升高而出现一系列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所以必须长期、甚至终身的使用胰岛素来治疗,当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胰岛素以及方案来进行治疗,以平稳控制自身血糖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