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吞口水加重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急性扁桃体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儿童青少年易患)、急性咽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儿童易患)、会厌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儿童易患);非感染性因素有咽喉部异物(进食异物卡顿,儿童易发生)、咽喉部外伤(外力或医源性损伤)、咽喉部肿瘤(良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恶性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长期吸烟饮酒等人群风险高)。
一、感染性因素
1.急性扁桃体炎:
病因及机制: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病毒感染引发。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劳累等,细菌或病毒容易侵入扁桃体导致炎症。炎症刺激扁桃体,使其充血、肿胀,患者会出现咽喉肿痛,且吞口水时疼痛明显加重。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冬季和春季,由于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病率会有所升高。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患急性扁桃体炎,这与他们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以及生活中接触病原体的机会较多有关;性别差异方面无明显特异性。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罹患该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再次感染时,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2.急性咽炎:
病因及机制: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也可导致。病毒或细菌感染咽部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出现咽喉肿痛,吞咽口水时疼痛刺激咽部更明显。研究发现,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工厂等,急性咽炎的传播风险较高,因为病原体容易通过飞沫传播。
年龄性别因素:所有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咽部淋巴组织丰富,相对更易患急性咽炎;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咽部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急性咽炎。有过敏史的人群接触过敏原后,也可能诱发急性咽炎导致咽喉肿痛。
3.会厌炎:
病因及机制:主要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导致。会厌部位发生炎症时,会厌迅速肿胀,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因为会厌肿胀可能会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炎症刺激会厌及周围组织,导致咽喉剧烈疼痛,吞口水时疼痛加重。例如,在儿童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会厌炎较为常见,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年龄性别因素: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儿童相对更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而患会厌炎;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长期接触有害气体、过度用嗓等可能增加会厌炎的发病风险。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患会厌炎的风险也会升高。
二、非感染性因素
1.咽喉部异物:
病因及机制:多因进食时不慎将鱼骨、骨头渣等异物嵌顿在咽喉部,异物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疼痛,患者会感觉咽喉肿痛,吞口水时疼痛明显。例如,在进食鱼肉等带刺食物时,如果不注意细嚼慢咽,就容易发生异物卡顿。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由于吞咽功能不完善,且好奇心强,容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导致异物卡顿;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进食时嬉笑、打闹等不良习惯容易增加咽喉部异物的发生风险。有假牙的老年人,如果假牙佩戴不合适,也容易在进食时发生异物卡顿情况。
2.咽喉部外伤:
病因及机制:如颈部受到外力撞击、医源性操作损伤(如胃镜检查时可能导致咽喉部黏膜损伤)等,外伤导致咽喉部组织受损,出现炎症反应和疼痛,表现为咽喉肿痛,吞口水时疼痛加重。例如,在交通事故中颈部受到撞击,或者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咽喉部外伤。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在一些需要从事体力劳动或高风险职业的情况下,可能更易发生颈部外伤;女性相对风险较低,但在医源性操作中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上,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等,咽喉部外伤的风险较高。有颈部手术史的人群再次接受相关操作时,咽喉部外伤的风险也会增加。
3.咽喉部肿瘤:
病因及机制:咽喉部的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等,以及恶性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侵犯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疼痛,导致咽喉肿痛,吞口水时疼痛也会明显。例如,喉癌患者早期可能就会出现咽喉部不适、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
年龄性别因素:咽喉部肿瘤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性别上,男性患咽喉部恶性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有关。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酗酒、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人群,咽喉部肿瘤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有咽喉部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