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心力衰竭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有劳力性、端坐、夜间阵发性等形式)、乏力疲倦(因心输出量减少致组织灌注不足)、液体潴留(有水肿及胸腔、腹腔积液等表现)及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尿量减少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有一定差异且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出现相关症状。

一、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心力衰竭早期常见的症状,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其发生机制主要是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使肺淤血加重。例如,患者在快走、爬楼梯等轻度体力活动后就会感到气短、呼吸费力。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参与原本喜欢的跑步、玩耍等活动;老年人可能原本能完成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等也会引发呼吸困难。从性别角度看,一般没有明显差异,但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女性有冠心病病史时,更容易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

2.端坐呼吸: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需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坐位时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肺淤血减轻,同时膈肌下移,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呼吸。例如,患者夜间睡眠时可能会突然因呼吸困难而憋醒,被迫坐起,大口喘气,才能逐渐缓解。对于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端坐呼吸的情况,且夜间发生的概率可能更高。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由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心脏负担重,更容易发展到端坐呼吸阶段。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患者熟睡后因呼吸困难突然憋醒,被迫坐起,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重者可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其发生机制与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小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加,以及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有关。儿童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出现。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肺功能,也可能增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风险。

二、乏力、疲倦

1.机制: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骨骼肌供血供氧减少,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疲倦的症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存在心力衰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疲倦。年轻人可能原本体力较好,患病后会明显感觉精力不如以前,难以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或运动;老年人本身活动能力就相对较弱,乏力、疲倦会进一步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做饭等都可能变得困难。从性别角度,一般没有特异性差异,但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如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女性,更容易出现乏力、疲倦的情况,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对心脏的损害可能更为隐匿且进展相对缓慢。

三、液体潴留

1.水肿:可表现为下肢水肿,多见于踝部、胫前,呈对称性、凹陷性。病情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其发生是因为心力衰竭时钠水潴留,使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出现水肿可能提示先天性心脏病等较为严重的心脏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排查。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减退等因素,更容易发生水肿,且水肿往往消退较慢。女性在妊娠期如果发生心力衰竭,也可能出现下肢水肿等液体潴留的表现,这与妊娠期身体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有关。

2.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胸腔积液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腹腔积液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等表现。例如,胸腔积液较多时,患者会感觉胸部发闷,呼吸时不适感加重。老年人发生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时,由于其基础肺功能和腹腔脏器功能相对较弱,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有肝病基础的患者如果合并心力衰竭,发生腹腔积液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肝脏功能异常会影响体液的代谢和分布。

四、其他症状

1.咳嗽、咳痰:咳嗽多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性痰。其发生与肺淤血刺激支气管黏膜有关。儿童发生咳嗽、咳痰时,家长需要注意与普通感冒等疾病相鉴别,如果同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要警惕心力衰竭的可能。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所以更容易出现合并感染的咳嗽、咳痰情况,且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女性在哺乳期如果发生心力衰竭,咳嗽、咳痰等症状可能会影响哺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

2.尿量减少:早期可出现夜尿增多,这是因为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肾灌注有所改善。随着病情进展,整体尿量可减少。对于肾功能原本就不佳的患者,心力衰竭导致的尿量减少可能会加重肾功能损害。老年人本身肾功能逐渐减退,发生心力衰竭时更容易出现尿量明显减少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尿量变化。有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时尿量减少的表现可能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评估和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腹腔积液
正常人体腹腔内会有少量液体,有润滑肠道的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腹腔内液体容量会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风险高,如不积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一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可采取以下抢救措施:1、让患者端坐卧位,勿平躺;2、吸氧改善患者缺氧;3、可使用吗啡镇静类药物,缓解患者紧张情绪,4、改善患者心功能,包括应用强心药物,应用扩张血管药物,应用利尿药物等,减轻患者心脏负荷,缓解症状。
心力衰竭药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利尿剂,利尿剂对缓解心衰症状功不可没,但其作用不持久,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第二,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都能够改善心室的功能,延缓心脏的扩大。第三,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少心脏负荷以及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可长
老人心力衰竭吃什么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老人心力衰竭,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利尿药物。能够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也能够利尿减轻机体的水肿。二,扩张血管的药物,主要是一些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三,强心药物,主要是洋地黄类的,比如地高辛,能够增强心肌的收缩。四,RAAS抑制剂,包括ACEI和ARB,能够改善心肌的
老年人心力衰竭怎么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老年人心力衰竭一定要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首先就应该应用利尿剂,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负荷。还要联合应用强心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为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症状。还要应用减缓心率的药物,也就是美托洛尔,其次就是应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以及他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中特别被重视的一类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容易出现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各类不良的预后,一定要进行规范的管理。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肺淤血的症状,体循环淤血的症状。肺淤血的症状多是由于左心功能受到损害,出现左室收缩能力下降而导致,患者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喘憋,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运动劳力的过程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吃什么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1、强心药:洋地黄类强心药,如地高辛等;2、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呋塞米等;3、血管扩张剂:包括ACEI及ARB类药物,ACEI是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ARB类药物包括洛沙坦、缬沙坦等;4、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5
慢性心力衰竭能活几年?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慢性心力衰竭一般能活5~10年,心衰生存预期正常与病人的基础疾病以及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同时也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心衰开始病人会有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逐步的表现出呼吸困难,喘气烦躁等,主要还是根据心衰的分期,病人的自身素质来看。若是慢性心力衰竭处于早期,临床症状较轻的心力衰竭,病人
为什么心力衰竭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首先会出现肺淤血的情况,这是由于心力衰竭最常见的为左心衰竭,左心衰竭的患者会出现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下降,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室舒张末压增高。这样就容易导致肺循环淤血,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咳嗽,并伴有粉红色泡沫样痰,这些都是肺循环淤血的表现。患者如出现
心力衰竭早期症状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那么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的呼吸困难,还有就是以咳嗽、咳痰为表现的心衰这是左心衰竭;那么右心衰竭它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胃肠道淤血的症状,再有就是出现浮肿。
心力衰竭应如何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治疗可分为3点:1、治疗心力衰竭首先需要治疗原发病,如原发病为冠心病,应改善心肌供血,原发病为高血压,应积极控制血压,原发病为房颤,应纠正房颤。2、去除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如肺部感染、严重的心律失常、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度劳累等因素都可诱发心力衰竭。3、进行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方面的药物治
心力衰竭能吃营心丹吗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心丹治疗。从北京同仁堂营心丹的组方来看,其由人参、牛黄、蟾酥、丁香、冰片、肉桂、猪胆粉共7味中药组方而成,功效为养心通脉、镇静止痛。人参补气温阳,不仅可大补元气,且能扶助心气;丁香与肉桂则温肾助阳、温中散寒,通脉以止痛;蟾酥可强心开窍、解毒止痛;牛黄、猪胆则清心化痰、开窍醒神;冰片芳香通窍、散郁止痛。全方共奏养心通
心力衰竭需要手术治疗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首选的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判定,比如在心衰病情得到控制后,可以针对心衰的病因进行手术治疗,里包括心肌缺血的手术治疗和其他心肌疾病的手术治疗。对于心肌缺血可以选择冠状动脉的支架手术或者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术,也就是搭桥手术的治疗,来改善心肌的供血,从而治疗心肌衰竭。而对于心肌疾病,比如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是要根据发病部位、起始时间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左心衰和右心衰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左心衰经常表现为进行性的活动耐量的降低、喘憋、乏力等情况。右心衰往往表现为肝区不适、胸腹积水、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急性左心衰则表现为突然喘憋、坐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低血压、烦燥,甚至猝死,所以心衰的表现不一而足,
轻度心力衰竭的症状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轻度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后的乏力、喘息,轻度心力衰竭的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肺淤血,在正常休息时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当患者活动后肺部的氧气交换不足,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轻度的缺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喘息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伴有双下肢的轻度水肿。
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能否治好,取决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具体原因。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很多,有部分患者是短期的心力衰竭,而且有明显的诱因,这一部分人群的心力衰竭能够治愈。而大多数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有明显的慢性疾病,比如说冠心病、风心病等,此类患者发生了心力衰竭是无法治愈的。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左兆凯 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有活动后的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慢性心力衰竭最典型的表现是活动后的呼吸困难,平时休息时,症状不明显,活动之后可以表现为明显的气粗气短。慢性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表现为明显的乏力。慢性心力衰竭静脉回流受到影响,患者可以表现为下肢水肿,同时可以伴有胃肠道的淤血患者可以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