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主要包括ST段改变、病理性Q波、T波改变、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
1.ST段改变
急性期常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反映心肌损伤区域,如广泛前壁梗死可在V1-V5导联出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时,ST段压低一般超过0.1mV,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也可能表现为ST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压低。
2.病理性Q波
慢性期,面向坏死区的导联会出现宽而深的Q波,振幅≥1/3QRS波且Q波时限≥0.03s,提示心肌细胞坏死后局部电活动消失。
3.T波改变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缺血区导联T波倒置,受心肌缺血环境影响,通常在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4.心律失常
可能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与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导致的电生理紊乱有关。
5.QT间期延长
可能与心肌细胞受损、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可能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进而增加患者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