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手足部位皮肤所致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其临床表现和类型主要有水疱型、浸渍糜烂型、鳞屑角化型、体癣型等。
1.水疱型
水疱型常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浸渍糜烂型
表现为趾间浸渍、发白、松软,剥去表皮后露出红色糜烂面,可有少许渗液,易并发感染,有异味,可引起丹毒、癣菌疹等并发症。
3.鳞屑角化型
症状多为冬季加重,夏季减轻。由于皮肤角化增厚,外用药物很难渗透到皮肤深层,所以外用药物效果不理想。
4.体癣型
手癣感染后可延至手掌、手背、甚至指甲,呈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清楚、略隆起,中心炎症减轻,有小水疱、丘疹、鳞屑和结痂,有时可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手足癣的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根据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水疱型和浸渍糜烂型可选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酮康唑霜等,鳞屑角化型可选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益康唑霜等。如果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或皮损严重,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袜子,鞋子要透气。避免与他人共用洗脚盆、拖鞋、毛巾等物品,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