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一抓就破皮可能是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感染、系统性疾病等原因导致,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皮肤干燥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分泌的油脂和汗液减少,皮肤保湿能力下降,变得干燥,易引发瘙痒。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热水烫洗和过度清洁。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护肤品,如凡士林、尿素霜等,帮助皮肤锁住水分,修复皮肤屏障。
2、过敏反应
接触如某些金属(如镍、铬)、化妆品、洗涤剂、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如组胺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过敏引起的,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
3、感染
真菌、细菌或病毒感染都可能导致皮肤瘙痒。例如,真菌感染引起的股癣、体癣,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伴有瘙痒,搔抓后易破皮。细菌感染如脓疱疮,好发于儿童,皮肤出现脓疱,破溃后形成蜜黄色痂皮,瘙痒明显。病毒感染如水痘,在出疹期会有剧烈瘙痒,搔抓后易破损。卫生习惯不佳、皮肤有破损等情况易增加感染风险。真菌感染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
4、系统性疾病
许多系统性疾病可伴有皮肤瘙痒症状。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神经病变,影响神经传导,使皮肤感觉异常,出现瘙痒。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在血液中蓄积,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肝脏疾病患者,胆汁排泄不畅,胆汁酸在体内淤积,可引发皮肤瘙痒。老年人因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患系统性疾病伴发皮肤瘙痒的情况相对多见。瘙痒严重影响生活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瘙痒症状。
部分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洗澡不宜过于频繁,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皮肤进一步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