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几年后通常需要注意姿势管理、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腰部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等。
1.姿势管理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站姿和睡姿,能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减轻腰椎压力,稳定脊柱结构,利于病情的长期稳定。
2.适度运动
患者日常应适当进行游泳、小飞燕、平板支撑等运动,可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肌肉韧性和耐力。同时,为腰椎提供更稳固支撑,改善腰椎活动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带走代谢废物,为椎间盘及周围组织提供充足营养,延缓病情进展。
3.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负担,使椎间盘承受压力增大,进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因此,患者日常要调整饮食,适量吃高纤维、低蛋白的食物,如西红柿、油麦菜、黄瓜等,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减轻腰椎承载的负荷,降低椎间盘损伤风险。
4.腰部保暖
患者日常要做好腰部保暖,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热敷包对腰部进行热敷,能直接提高腰部局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椎间盘压力,预防和减轻疼痛发作。
5.避免重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一般需要腰部承受较大的力量和频繁的弯腰、扭转等动作,患者要尽量避免做,以免使腰椎受到过度的机械应力刺激,导致椎间盘再次突出、神经根受压加重,引发剧烈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严重症状,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此外,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减少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加速椎间盘退变;而过度饮酒会使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肌肉痉挛,增加腰椎压力,所以患者应戒烟限酒。
若出现腰部疼痛突然加剧,且疼痛程度难以忍受,或者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症状明显加重,应立即到医院骨科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