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病程约1-2周,包括3-5天发热期,发热后1-2天出疹期,出疹1-2天消退,发热期需对症退热等支持治疗,出疹期注意皮肤清洁,特殊婴幼儿需精细护理,病程中注意隔离防交叉感染,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1.发热期
患儿通常会突然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左右。在发热期间,患儿可能会伴有烦躁不安、轻微腹泻等表现,此时主要以对症退热等支持治疗为主,因为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不使用抗生素,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通过适当松解衣物、多喝温水等方式帮助散热。此阶段需特别关注婴幼儿体温情况,因为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热时可能会发生惊厥,若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不适,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方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
2.出疹期
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退,同时或稍后皮肤会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一般24小时内皮疹出齐,出疹后1-2天皮疹逐渐消退,整个出疹及消退过程大概持续1-2天。出疹期患儿一般情况相对好转,精神状态较发热期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仍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以防继发皮肤感染。
对于特殊人群中的婴幼儿,由于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在幼儿急疹病程中需更加精细护理。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皮疹情况,若出现皮疹持续加重、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幼儿急疹具有一定传染性,在病程中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避免让患儿与其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