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需观察监测体温及皮疹发展,婴儿期尤要关注体温波动,学龄前期关注整体状态;对症支持包括非药物优先退热、皮肤清洁护理;保证休息与清淡易消化饮食及充足水分;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异常及时送医,有基础病史幼儿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症支持:
发热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来降低体温,比如适当减少患儿衣物,利于散热,但要避免着凉。采用温水擦拭患儿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温。若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明显不适,可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物理降温方式为主,一般不急于使用药物退热,因为幼儿急疹的发热有其自身病程特点,过度使用药物可能干扰病情观察。
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勤给患儿洗澡(水温适宜),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皮疹部位,防止皮疹破损继发感染。如果皮疹引起患儿瘙痒,可告知家长尽量避免患儿搔抓,必要时可咨询医生使用一些温和的外用药物缓解瘙痒,但需谨慎选择,避免刺激皮肤。
饮食与休息:保证患儿充足休息,让患儿多睡觉,有助于身体恢复。在饮食方面,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毒素排出。不同年龄幼儿的饮食量和种类有所差异,婴儿要保证奶量的正常摄入,添加辅食的幼儿要注意辅食的软烂程度和营养均衡。
特殊情况处理:如果患儿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频繁呕吐、惊厥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送往医院就诊,排查是否有其他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幼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幼儿急疹时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发热等情况而加重,需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监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