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初始接种有5针法(第0、3、7、14、28天各1剂共5剂)和3针法暴露前预防程序(第0、7、28天各1剂共3剂),暴露后应尽早接种最好24小时内延迟需尽快补种并按原程序完成,儿童接种程序与成人基本一致需遵儿科原则观察反应,孕妇咬伤后应及时接种因疫苗对妊娠无不良影响,基础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可接种需医生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加重情况。
一、标准初始接种程序
狂犬病疫苗初始接种通常有两种常见程序,一是5针法程序,即于第0天(首次接种日)、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分别接种1剂,全程共接种5剂;二是3针法的暴露前预防程序,即第0天、第7天、第28天各接种1剂,共3剂。
二、特殊情况的接种时间调整
(一)暴露后接种
若发生狂犬病暴露后,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最好在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若因特殊情况延迟,也需尽快补种,且后续剂次仍需按照原程序完成接种,不能因为延迟而改变整体的接种时间间隔逻辑,要保证疫苗能发挥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
(二)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时,接种程序与成人基本一致,但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接种部位选择恰当,密切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如局部是否红肿、发热等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孕妇:孕妇被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现有研究表明,狂犬病疫苗接种对孕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因为疫苗是灭活病毒等成分,不会对妊娠过程产生不利作用,所以需尽快按照标准程序接种疫苗来预防狂犬病。
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若病情稳定,接种狂犬病疫苗一般不受明显影响,但接种前需由医生评估身体状况,接种后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与基础疾病相关的不良反应加重等情况,以便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