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类型,由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引发,秋冬高发,起病可急可缓,有发热、刺激性干咳等表现,血清学支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及胸部X线浸润影可辅助诊断,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鼓励儿童锻炼,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呼吸道状况,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一、定义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肺部间质性炎症,主要侵袭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类型。
二、病因
肺炎支原体为致病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易感儿童吸入含肺炎支原体的飞沫后,病原体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秋冬季节为发病相对高发时段。
三、临床表现
起病形式可急可缓,发热为常见症状,体温多持续2~3周,一般在38℃左右,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少数患儿可出现皮疹、肌肉痛等肺外表现。
四、诊断
血清学检查中支原体IgM抗体检测为常用方法,若IgM抗体呈阳性提示近期有肺炎支原体感染,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云雾状、片状等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可辅助诊断。
五、治疗
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如阿奇霉素等,治疗需遵循规范用药原则。
六、预防
日常生活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鼓励儿童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呼吸道状况,在肺炎支原体高发季节注重儿童防护(如佩戴口罩等),儿童出现发热、刺激性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时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随意用药,以保障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