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6个月内部分婴儿有自愈可能,可用疝气带压迫,不能手术者对症处理;1岁以上难自愈多需手术,嵌顿疝需急诊;手术有传统修补和腹腔镜修补,腹腔镜适用于双侧或复发疝,治疗要考虑年龄、生活方式,术后需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
小儿疝气中,部分6个月以内的婴儿有自愈可能,这是因为婴儿腹壁肌肉可随生长逐渐强壮。此阶段可使用疝气带压迫疝环,防止疝内容物突出,但使用时需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因压迫过紧导致皮肤损伤。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因严重疾病暂不能手术的患儿,也可采用非手术对症处理,如避免患儿剧烈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以减少疝内容物突出的频率。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一般来说,1岁以上的小儿疝气通常难以自愈,应考虑手术治疗。但如果患儿发生嵌顿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伴有疼痛、呕吐等症状),需急诊手术,因为嵌顿疝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2.手术方式
传统疝修补术:通过切开疝囊,高位结扎疝囊后进行修补。该手术方法较为经典,但术后疼痛相对明显,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疝囊高位结扎,同时可探查对侧是否存在隐匿疝(约10%-15%的小儿疝气为双侧性)。目前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已成为小儿疝气手术的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双侧疝气或复发疝的患儿。
在治疗小儿疝气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阶段选择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同时要关注小儿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如避免过度哭闹等;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小儿,需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注意小儿的护理,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等,以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