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演变或开始即为慢性,皮肤损害有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常见部位及易患人群等情况)、皮肤干燥脱屑(不同人群出现情况)、色素沉着或减退(与黑素细胞功能异常有关及不同人群情况),自觉症状主要是瘙痒(程度、发作情况及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等)。
皮肤损害特点
皮肤增厚粗糙:患处皮肤纹理加深、变粗糙,呈现苔藓样变,这是因为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皮肤细胞增殖和纤维化,常见于手部、足部、肘部、膝关节等部位,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均可发生,若本身皮肤较薄嫩,如儿童面部,也可能出现此类改变,长期的搔抓、摩擦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皮肤增厚粗糙的程度,有湿疹病史的人群更易发展为慢性湿疹。
皮肤干燥脱屑:皮肤水分流失增多,变得干燥,表面有细小鳞屑,尤其在冬季,气候干燥时更为明显,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干燥脱屑的情况,女性可能因使用一些刺激性化妆品等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加重,男性若从事户外工作,皮肤受风吹日晒等影响也易干燥脱屑。
色素沉着或减退:患处皮肤颜色可发生改变,部分人出现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加深;也有部分人出现色素减退,皮肤颜色变浅,这与局部炎症导致的黑素细胞功能异常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色素改变程度可能不同,女性可能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色素沉着情况,有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可能色素变化更明显。
自觉症状
瘙痒:瘙痒是慢性湿疹突出的自觉症状,程度轻重不一,可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瘙痒,夜间瘙痒往往较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儿童由于无法准确表达瘙痒程度,可能表现为不断搔抓患处,女性可能因瘙痒影响情绪和社交,男性若因瘙痒影响工作时也会有较大困扰,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往往瘙痒更为剧烈,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因长期搔抓形成搔抓习惯,加重瘙痒与皮肤损害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