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痘痘可致皮肤破损让细菌入血,免疫力弱时会引发败血症,风险相关因素有皮肤破损程度、卫生状况、自身免疫力,儿童皮肤嫩免疫力未全、免疫力低下人群需避免挤痘并注意清洁就医发现痘痘问题及时就医。
一、挤痘痘引发败血症的机制
皮肤表面存在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正常情况下皮肤屏障可阻挡细菌侵入。当挤压痘痘时,可能造成皮肤破损,细菌便有机会通过破损处进入血管。若机体免疫力较弱,进入血液的细菌可能在血液中繁殖,从而引发败血症。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可导致发热、寒战、意识改变等全身感染症状。
二、风险相关因素
(一)皮肤破损程度
若挤痘痘时造成较深的皮肤破损,细菌进入血管的概率增加,引发败血症的风险相应升高。
(二)卫生状况
挤痘过程中若手部或工具未清洁,携带的细菌易随挤痘动作带入破损皮肤处,增加细菌感染血管的可能。
(三)自身免疫力情况
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免疫力尚不完善,挤痘后更易因细菌侵入引发感染,若发展严重可能导致败血症;
女性若存在内分泌失调等情况,痘痘发生率较高,若自行挤痘且不注意卫生,也有较高感染风险;
患有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自身免疫力低下,挤痘后细菌侵入血液后更易繁殖引发败血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皮肤细嫩,挤痘极易造成皮肤破损,且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后更易扩散。应教育儿童避免用手挤压痘痘,家长需留意儿童皮肤状况,保持皮肤清洁,若痘痘情况严重,建议寻求皮肤科医生专业处理。
(二)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自身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较弱,应严格避免自行挤压痘痘,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发现痘痘问题及时就医,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以降低细菌侵入血管引发败血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