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新生儿免疫未全发育且口腔护理不当易感染,婴幼儿长期用抗生素等破坏菌群平衡或黏膜损伤易发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因基础病或用免疫抑制剂易遭感染,诊断通过观察不易拭去的口腔白色斑膜结合真菌学检查,预防需新生儿喂奶前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婴幼儿合理用抗生素等药物、免疫低下人群积极治基础病保口腔清洁等。
鹅口疮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
一、致病真菌种类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在正常人体口腔等部位可少量存在,但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口腔局部环境改变时,其大量繁殖引发病变。
二、易感人群及相关因素1.新生儿: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若口腔卫生护理不当,如奶瓶、奶嘴等消毒不彻底,易感染白色念珠菌引发鹅口疮。2.婴幼儿: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会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平衡,使白色念珠菌过度增殖,增加鹅口疮发病风险;此外,婴幼儿口腔黏膜娇嫩,若有损伤也易受白色念珠菌侵袭。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患有艾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机体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遭受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出现鹅口疮。
三、诊断与鉴别要点临床上通过观察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膜,不易拭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甚至有出血等表现,结合真菌学检查(如涂片镜检发现白色念珠菌菌丝或孢子等)可明确为真菌感染导致的鹅口疮,需与乳凝块等进行鉴别,乳凝块易被拭去,而鹅口疮的白色斑膜不易拭去。
四、预防与注意事项对于新生儿,喂奶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婴幼儿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避免口腔黏膜损伤等情况发生,以降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鹅口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