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有全身症状,50岁以上人群全身乏力更明显,生活方式不规律会加重;肌肉疼痛累及颈部、肩胛带、骨盆带等,女性肩胛带肌肉疼痛易察觉,病史长可扩散,晨起僵硬显著,活动后缓解,年龄大恢复长,缺乏运动加重;有低热,儿童需与感染性疾病发热鉴别,实验室检查血沉明显增快,可辅助诊断及作为疾病活动参考。
一、全身症状
风湿性多肌痛患者常出现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这种全身症状在年龄较大人群中可能更为明显,例如50岁以上人群发病时全身乏力感可能较为突出,而生活方式不规律可能会加重这种全身不适的感受,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二、肌肉疼痛与僵硬
1.疼痛部位
主要累及颈部、肩胛带、骨盆带等部位的肌肉。在女性患者中,可能因生理结构等因素,肩胛带肌肉疼痛相对更易被察觉,而病史较长的患者,肌肉疼痛可能会从局部逐渐扩散,影响多个肌群。例如颈部肌肉疼痛会导致患者转头、低头等活动受限,肩胛带肌肉疼痛会影响患者穿衣、梳头等动作。
2.僵硬表现
晨起时肌肉僵硬感最为显著,持续时间一般可达1小时以上。这种僵硬在活动后会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即使活动后也可能仍有一定程度的肌肉不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晨起僵硬恢复时间更长,生活方式中缺乏适当运动可能会使肌肉僵硬情况加重。
三、其他伴随症状
1.低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种低热情况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但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相鉴别,因为儿童患风湿性多肌痛相对较少见,若出现低热同时伴有肌肉症状,要排查其他病因。
2.血沉增快
实验室检查中可见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这是风湿性多肌痛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变化,通过检测血沉可以辅助医生诊断该病,不同年龄患者血沉增快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但都能作为疾病活动的一个参考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