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疮由HPV感染引起,典型皮肤损害为针头至黄豆大小、表面粗糙角化坚硬、颜色多样的扁平丘疹,好发于暴露部位,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易扩散,免疫低下者症状更重,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按压有轻度疼痛。
典型皮肤损害特征
形态方面:通常表现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触之坚硬。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颜色多为正常肤色、淡褐色或浅棕色。例如,常见的单个损害,边界清楚,可孤立存在,也可因自身接种而逐渐增多,数目不等。
好发部位:多见于手指、手背、甲缘及足部、头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在手指部位,可能出现在手指的侧缘、指尖等位置;在手背则常分布于手背的皮肤表面;足部的千日疮多发生在足底,由于足底承受压力,损害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表面因受压而形成角质性斑块,中央可见黑色小点,这是由于乳头瘤血管破裂出血后形成的血栓所致,医学上称为跖疣,属于千日疮的一种特殊类型。
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差异
儿童人群:儿童感染HPV引发千日疮时,症状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可能在搔抓等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导致损害扩散,使得皮疹数量增多。而且儿童对皮肤损害的感知和表达可能相对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皮肤变化。例如,儿童手部出现单个丘疹,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因搔抓而在其他部位出现新的皮疹。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感染HPV后出现的千日疮可能症状更严重,皮疹数量可能更多,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会影响机体对HPV的清除能力。
伴随症状情况
一般来说,千日疮本身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按压时出现轻度疼痛,尤其是发生在足底的跖疣,由于行走时受压,疼痛可能会比较明显。但也有部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往往是在无意中发现皮肤出现异常丘疹才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