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肺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发致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致通气换气障碍,患儿有咳嗽喘息气促等表现重症有呼吸困难发绀等婴幼儿伴拒食烦躁等,听诊有哮鸣音和细湿啰音,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胸X线等,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抗病毒、呼吸支持,特殊人群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皮肤清洁。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毛细支气管肺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发,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致病。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细支气管狭窄,进而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二、临床表现
患儿多有咳嗽、喘息、气促等表现,病情较轻时可仅有轻度咳嗽、喘息,重症者可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婴幼儿可能伴有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听诊可闻及双肺哮鸣音和细湿啰音。
三、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胸部X线或CT检查等。胸部X线可见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肺纹理增粗等改变,有助于辅助诊断。
四、治疗要点
(一)一般治疗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可通过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等湿化气道,利于痰液排出。同时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供给。
(二)氧疗
对于有缺氧表现(如口唇发绀)的患儿,需给予吸氧,可采用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等方式,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
(三)抗病毒治疗
针对特定病毒感染,可使用相应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征,由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
(四)呼吸支持
病情较重、出现呼吸衰竭等情况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手段。
五、特殊人群护理与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等特殊人群,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患儿哭闹以降低氧耗量。避免带患儿前往人员密集、空气污浊场所,预防再次感染。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物,维持舒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