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运动发育落后及肌肉张力异常情况,可出现头后仰等多种异常姿势,约半数存在不同程度智力低下,多数有说话晚等语言障碍,约三成到五成会合并婴幼儿期发病形式多样的癫痫发作。
一、运动障碍
小儿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如正常婴儿3个月左右能抬头,而脑瘫患儿可能4个月甚至更晚仍不能有效抬头;大运动方面,正常婴儿1岁左右能独站,脑瘫患儿可能2~3岁甚至更晚才能达到该运动发育水平,精细运动也会延迟,比如正常婴儿10个月左右能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体,脑瘫患儿相应精细动作发育迟缓。同时常伴有肌肉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时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受限,例如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交叉;肌张力减低时则肢体松软,活动时缺乏正常的力量支撑。
二、姿势异常
患儿可出现多种异常姿势,常见的有头后仰,身体呈过度伸展状态,严重时呈现角弓反张姿势;在行走或站立时,下肢常出现交叉,呈剪刀步态;仰卧位时,四肢可能呈现外展外旋的异常姿势等,这些姿势异常与脑部运动中枢受损导致的运动控制失调密切相关。
三、智力障碍
约1/4的小儿脑瘫患儿智力发育正常,约1/2患儿存在不同程度智力低下,1/4患儿为重度智力低下。智力障碍的表现可体现在认知、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如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新事物的速度明显慢于正常儿童等。
四、语言障碍
多数小儿脑瘫患儿存在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较晚,可能1岁多仍不能清晰表达简单语句;发音不清,无法准确发出某些音节;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口吃现象,这是因为脑部运动中枢及语言中枢受累,影响了语言相关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语言信息的处理和表达。
五、癫痫发作
约30%~50%的小儿脑瘫患儿会合并癫痫发作,癫痫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发作形式多样,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等。癫痫的发生与脑部异常放电有关,脑部损伤导致神经元异常同步化放电从而引发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