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常见一般局部反应是接种后24小时内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多1-2天缓解,一般全身反应有低热等持续短可消退,异常反应少见包括过敏性休克(短时间内出现面色苍白等需急救)及神经系统反应(罕见需专业评估),儿童局部红肿常见、全身低热发生率高需密切观察异常表现,孕妇一般不建议常规接种特殊情况需评估风险效益比并监测反应,有基础病史人群接种前要告知病史评估是否适合接种且加强观察异常即就医。
一、乙脑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及表现
1.一般局部反应:接种后24小时内常见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一般程度较轻,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此为机体对疫苗接种的正常免疫反应,由局部炎症刺激引发。
2.一般全身反应: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通常持续时间较短,1-2天内可自行消退,系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应答所致。
3.异常反应(少见):
过敏性休克:较为罕见但病情危急,可表现为突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多在接种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发生,需立即就医抢救。
神经系统反应:如罕见的惊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可能与个体特殊免疫反应或遗传易感性相关,需专业医疗人员评估处理。
二、不同人群不良反应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对疫苗耐受与成人有别,接种后局部红肿相对常见,全身低热发生率较高,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体温等,若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为特殊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后不良反应情况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一般不建议常规接种,若因特殊情况需接种,需充分评估风险效益比,接种后密切监测自身反应,出现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3.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者,接种后发生异常反应风险相对增高,此类人群接种前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接种,接种后加强观察,出现异常表现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