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型银屑病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两型。泛发性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多急性发病伴全身症状,与感染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等有关;局限性多见于成年人,主要表现为掌跖对称红斑脓疱,与局部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与局部免疫炎症调节失衡相关,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患该病需分别考虑其特点及相应治疗注意事项。
一、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1.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多急性发病,常伴有高热、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皮肤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的无菌性小脓疱,可融合成脓湖,数天后脓疱干涸、脱屑,病情缓解后可出现寻常型银屑病表现。
生活方式与病史:可能与感染、药物、精神因素等有关。例如,某些感染灶可能诱发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既往有银屑病病史者更易出现该类型发作。
2.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有关,表皮细胞增殖过快,角质形成细胞过度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出现红斑、脓疱等改变。
二、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
1.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多见于成年人,性别差异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掌跖部位出现对称性的红斑,红斑上有密集的小脓疱,脓疱干涸后脱屑,脱屑后下方又可出现新脓疱,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如抓握等。
生活方式与病史:可能与局部摩擦、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多有银屑病基础病史,局部因素诱发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发作。
发病机制:局部皮肤的炎症反应,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局部出现脓疱等表现,与局部的免疫炎症调节失衡相关。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脓疱型银屑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需更加谨慎处理,因为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治疗需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孕妇患脓疱型银屑病时,治疗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老年人患脓疱型银屑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考虑整体健康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