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鼠咬伤需按暴露分级处理,Ⅰ级无需接种疫苗但要彻底清洗接触部位,Ⅱ级需接种疫苗并同Ⅰ级清洗伤口,Ⅲ级除接种疫苗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且清洗消毒伤口,老鼠可能带病毒不能掉以轻心,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被咬伤更应重视处理,彻底伤口清洗是关键步骤可减少病毒残留降低感染风险。
一、暴露分级及对应处理
(一)Ⅰ级暴露
若被老鼠咬后仅为完好皮肤接触、喂养动物或皮肤被老鼠轻舔等Ⅰ级暴露情况,通常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但需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接触部位,清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二)Ⅱ级暴露
当被老鼠咬后出现裸露皮肤被轻咬且无出血的Ⅱ级暴露时,需接种狂犬病疫苗。同时要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清洗步骤同Ⅰ级暴露处理。
(三)Ⅲ级暴露
若被老鼠咬后出现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或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的Ⅲ级暴露,除需接种狂犬病疫苗外,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伤口处理同样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二、老鼠携带狂犬病病毒的风险
老鼠虽不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但部分老鼠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尤其是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老鼠。因此,被老鼠咬伤后不能掉以轻心,需严格按照暴露分级进行相应处理。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被老鼠咬伤后更应重视处理,因为儿童对风险的感知和配合度相对较低,需家长严格按照暴露分级及时带儿童就医,确保伤口得到规范处理和疫苗接种,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狂犬病风险。
(二)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免疫力低下人群被老鼠咬伤后,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发病风险可能更高,更需严格遵循暴露分级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及疫苗、免疫球蛋白接种,且要密切关注伤口恢复及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四、伤口处理的重要性
无论属于哪级暴露,彻底的伤口清洗都是关键步骤。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伤口至少15分钟,可有效减少伤口处病毒残留,降低感染风险。清洗后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