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致病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引发(大肠埃希菌等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逆行感染,尿路有结构异常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易发病)、自身因素影响(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致尿液流动受阻使细菌易定植繁殖,机体免疫低下如患基础疾病易遭细菌侵袭)、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个人卫生习惯不佳、性生活易致细菌上行、饮水过少致细菌滋生)、医源性因素影响(长期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破坏尿道黏膜完整性易引发感染)。
一、病原体感染引发
膀胱炎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病原体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其中大肠埃希菌是最为常见的致病菌,约占尿路感染病原菌的80%以上。细菌可从尿道口侵入尿道,进而上行至膀胱引发感染。此外,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其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也可能导致膀胱炎,尤其在尿路有结构异常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易致病。
二、自身因素影响
1.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若存在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情况,会阻碍尿液正常流动,使细菌容易在局部定植繁殖,从而增加膀胱炎发生几率。例如膀胱输尿管反流时,尿液可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导致细菌留存引发感染。
2.机体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时,机体免疫功能受影响,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更容易遭受细菌侵袭引发膀胱炎。
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1.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女性会阴部细菌较多,若不注意清洁,细菌易沿尿道侵入膀胱。例如长时间不更换内裤、不清洗会阴等,都可能增加膀胱炎发病风险。
2.性生活因素:女性在性生活后,尿道周围细菌可能被挤入尿道,且女性尿道短,更易导致细菌上行至膀胱引发感染。此外,性生活频率高或不注意性生活前后卫生,会进一步提升膀胱炎发生概率。
3.饮水过少:长期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尿液对尿道的冲刷作用减弱,细菌容易在尿路滋生,增加膀胱炎发生风险。
四、医源性因素影响
长期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医源性操作,可能破坏尿道黏膜的完整性,使细菌更容易侵入膀胱引发感染。例如留置导尿管超过3天,膀胱炎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约每留置1天,感染风险增加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