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肺部感染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及艾滋病患者等,昏迷患者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易致皮肤溃烂并增加真菌肺部感染易感性,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测,治疗真菌肺部感染按致病真菌选药,昏迷溃烂需加强创面护理等,儿童昏迷患者护理要轻柔等,老年人需注重营养支持并谨慎用药,艾滋病相关真菌肺部感染患者需抗真菌及抗病毒治疗并加强局部护理。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
真菌肺部感染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艾滋病患者等。昏迷患者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皮肤易受压迫且局部环境潮湿,加之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出现皮肤溃烂,同时增加真菌肺部感染的易感性。
二、诊断方法
(一)真菌肺部感染
需结合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发热等)、影像学检查(胸部CT可见结节、空洞、晕轮征等典型影像学改变)及病原学检测(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阳性,或血清学真菌标志物检测阳性等)明确诊断。
(二)昏迷溃烂
通过局部皮肤检查明确创面范围、深度及感染程度,评估是否存在真菌等病原体感染。
三、治疗原则
(一)真菌肺部感染
根据致病真菌种类选用抗真菌药物,例如侵袭性肺曲霉病可选用伏立康唑等三唑类药物;肺孢子菌肺炎则选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等药物。
(二)昏迷溃烂
加强创面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必要时使用抗感染敷料。同时积极治疗真菌肺部感染原发病,调整免疫状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昏迷患者
护理时需特别轻柔,避免加重皮肤溃烂,选择柔软透气的敷料保护创面,密切监测真菌感染及创面变化,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改善一般状况。
(二)老年人
注重营养支持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用药时需充分考虑肝肾功能情况,谨慎选择抗真菌药物,避免药物对脏器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三)艾滋病相关真菌肺部感染患者
除抗真菌治疗外,需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密切监测免疫功能指标,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加强皮肤溃烂局部的专业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