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类型,腹股沟疝常见可复性包块及局部不适,嵌顿时包块增大变硬、孩子剧烈哭闹等;脐疝表现为脐部可复性包块,嵌顿时包块变硬不能回纳、孩子有呕吐拒食等,其发生与小儿生理特点有关,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异常及时就医。
一、腹股沟疝
1.可复性包块:最为常见的表现是在腹股沟区域出现可复性的包块,多在孩子哭闹、咳嗽、站立、行走或用力排便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例如,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腹股沟部位有一个像小拳头大小的肿块突出,而在孩子安静平卧或家长用手轻柔推送时,包块又可回纳到腹腔内。这种包块通常是由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点突出到皮下形成的。
2.局部不适:部分孩子可能会感到腹股沟部位有坠胀感等不适,但由于小儿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更多地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对于年龄稍大一些能表述的孩子,可能会诉说腹股沟区域有隐隐的不适感。如果疝气发生嵌顿,也就是突出的肠管等组织被卡住,不能回纳,此时会出现包块突然增大、变硬,孩子会出现剧烈哭闹、烦躁不安等表现,同时还可能伴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因为嵌顿的肠管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血液供应,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二、脐疝
1.脐部包块:主要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的包块。在孩子哭闹、咳嗽、用力时,脐部的包块会突出,呈现圆形或半球形,直径一般在1-2厘米左右,安静平卧或用手按压时包块可回纳。脐疝的包块是由于腹腔内容物通过脐环突出形成的。
2.局部情况:一般来说,脐疝的包块表面皮肤正常,孩子通常没有明显的疼痛等不适症状,但如果发生嵌顿,脐部包块也会变硬、不能回纳,同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拒食等表现。不过相对腹股沟疝来说,脐疝嵌顿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嵌顿也需要及时处理。
小儿疝气的发生与小儿的生理特点有关,小儿的腹股沟区或脐部存在薄弱区域,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疝气的发生。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观察孩子身体状况,尤其是腹股沟区和脐部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包块且不能回纳等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