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多见于婴幼儿的口腔黏膜炎症病因包括病原体及易感人群因素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斑膜等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确诊治疗以局部抗真菌为主预防需注意婴幼儿护理及特殊人群防护特殊人群如婴幼儿需重视口腔护理等免疫力低下人群要遵医嘱用药等。
一、定义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见于婴幼儿,是儿科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
二、病因
1.病原体因素: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正常人口腔中可携带该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口腔局部环境改变时易致病。
2.易感人群因素:婴幼儿因口腔黏膜娇嫩、免疫功能不完善,且喂养器具清洁不彻底、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等,易引发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免疫缺陷病的人群也属易感群体。
三、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斑膜,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黏膜,斑膜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能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重症者可累及食管、气管等,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表现。
四、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确诊。取斑膜少许涂片,加10%氢氧化钾溶液后镜检,可见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和孢子。
五、治疗原则
以局部抗真菌治疗为主,常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抑制念珠菌生长。需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需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关注口腔状况。
六、预防措施
1.婴幼儿护理: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喂奶后可喂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奶瓶、奶嘴需定期高温消毒;母乳喂养的母亲要保持乳头清洁。
2.特殊人群防护: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应定期口腔检查,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需特别重视口腔护理,轻柔清洁口腔,避免损伤黏膜;加强营养供给,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与患念珠菌感染的人员密切接触。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者,除积极治疗基础病外,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定期监测口腔情况,一旦发现鹅口疮迹象及时就医,且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