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会传染,由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传播。传播途径包括蚊媒传播和少见的母婴传播;易感染人群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预防需防蚊灭蚊、个人防护及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传播途径
1.蚊媒传播: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叮咬了感染登革病毒的人后,病毒会在蚊体内复制,当这个带毒的伊蚊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蚊虫滋生的地区,伊蚊容易大量繁殖,从而增加了登革热传播的风险。
2.母婴传播:虽然相对少见,但孕妇感染登革热后,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不过这种传播方式并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二、易感染人群及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登革热,但一般来说,成年人如果没有相关免疫力,也可能被感染。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一旦感染登革热,出现重症的风险相对可能更高一些。比如,幼儿感染登革热后,身体的耐受能力和应对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密切的关注和适当的医疗干预。
2.生活方式因素: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且居住环境卫生状况差、蚊虫防治不力的人群,感染风险明显升高。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居住在没有安装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的房屋中的人,更容易被伊蚊叮咬而感染登革病毒。
3.病史因素:曾经感染过登革热的人,对同血清型病毒有一定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仍可感染。而从未感染过登革热的人则普遍易感。
三、预防措施
1.防蚊灭蚊: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因为伊蚊容易在积水处繁殖。可以使用蚊香、蚊帐、杀虫剂等防蚊灭蚊工具。例如,在室内放置蚊香能够有效驱赶蚊虫,使用蚊帐可以在睡眠时避免被蚊虫叮咬。
2.个人防护: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外出时尽量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减少皮肤暴露,以降低被伊蚊叮咬的几率。同时,也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等成分的驱蚊剂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
3.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疑似登革热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疫区旅居史等情况,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和进行相应的隔离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