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痉挛多在高温下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发生,表现为肌肉痉挛尤以腓肠肌常见呈对称性且无明显体温升高;热衰竭因大量出汗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及脱水表现;劳力性热射病在高温高湿度体力活动强度大时发病,有高热超40℃伴意识障碍等表现;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有高热及意识障碍相关表现且基础健康差;儿童中暑症状不典型易烦躁嗜睡体温调节差需留意精神状态体温,老年人中暑反应迟钝体温调节减退症状可能严重多合并基础疾病需及时处理。
一、热痉挛
热痉挛多发生于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后,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常累及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最为常见,呈对称性,一般无明显体温升高,患者多能清晰表述肌肉痉挛的部位及不适感。
二、热衰竭
通常因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引发,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病情较重时可出现晕厥,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患者一般有明显的脱水表现,如皮肤弹性下降等。
三、热射病
(一)劳力性热射病
多在高温、高湿度且体力活动强度大的情况下发病,表现为高热,体温常超过40℃,皮肤灼热,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显著增快等表现,多有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等诱因。
(二)非劳力性热射病
常见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同样有高热表现,体温可达40℃左右,皮肤可表现为干热或湿冷,也会出现意识障碍相关表现,如反应迟钝、谵妄等,此类患者往往基础健康状况不佳,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及调节能力较弱。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中暑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且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差,需格外留意其精神状态及体温变化,一旦怀疑中暑应迅速采取降温等干预措施。
老年人:老年人中暑时反应可能较迟钝,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出现中暑症状时可能已较为严重,需密切关注其体温、意识及循环状况,及时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进行降温等处理,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中暑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需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