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沙门菌感染症状因个体差异等有不同阶段表现,初期多低热起病、体温阶梯上升伴全身不适等,儿童起病可能较急;极期症状典型,有持续高热、相对缓脉、消化系统等多症状,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且恢复慢、并发症风险高;缓解期体温下降、症状减轻但需警惕并发症;恢复期体温正常、症状基本消失,部分成带菌者,感染后应及时就医并依人群加强护理或管理基础疾病预防并发症。
初期:多为低热起病,体温呈阶梯式上升,可在5-7天内升至39-40℃,同时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部分患者会有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样表现。儿童感染时可能起病相对较急,体温上升速度可能更快,且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以哭闹、精神萎靡等表现为主。
极期:此期症状典型,持续高热,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40℃,热型多为稽留热,少数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还可出现相对缓脉,即脉搏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消化系统症状明显,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右下腹可有轻压痛;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见于并发脑膜炎者);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玫瑰疹,多见于病程7-13天,直径2-4mm,压之褪色,数量较少,一般在10个以内,分批出现,主要分布在胸、腹部,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多为轻度肿大,质软伴压痛。老年人感染伤寒沙门菌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程度相对较低,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更易出现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等情况,且恢复较慢,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缓解期:体温逐渐下降,各种症状开始减轻,食欲逐渐好转,但此期仍需警惕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恢复期: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食欲逐渐恢复,但身体仍较为虚弱,一般需1-2周方可完全康复。不过,部分患者可能会成为带菌者,继续排出病原菌。
伤寒沙门菌感染后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老年人则要注重基础疾病的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