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是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排出减少致水潴留、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的病理状态,分急性和慢性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调节能力弱易现症状,老年人肾功减退风险高,心、肾功能不全者易高发且症状更明显,需关注不同人群饮水及液体出入量预防。
急性水中毒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起病急骤,由于脑细胞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昏迷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当水分在脑内潴留过多时,会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从而引发上述神经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大量饮水的健康人群中可能出现,比如短时间内饮用数升水后。
其他表现:还可能出现肌肉无力、精神错乱等表现。急性水中毒若不及时处理,后果较为严重,因为颅内压的急剧升高会迅速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慢性水中毒症状
轻度慢性水中毒:可能仅有体重增加、软弱无力等表现,容易被忽视。例如,一些慢性疾病导致排水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体重缓慢上升,伴有轻度的全身乏力,由于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略病情的进展。
重度慢性水中毒:也会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如头痛、嗜睡等,但相对急性水中毒来说进展较为缓慢。对于患有心、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慢性水中毒时,由于心、肾功能本身存在问题,水钠潴留的情况会进一步加重原有的病情,导致水肿等症状更加明显,同时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
对于不同人群,水中毒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儿童,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发生水中毒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为突出,且儿童对水的调节能力较弱,一旦摄入过多水分更容易出现水中毒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饮水情况,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尤其是肾功能减退,对水的排泄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发生水中毒的风险相对较高,更要注意控制水分的摄入,防止出现水中毒相关症状。患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受限,水钠潴留后会加重心脏负担,更容易出现水中毒相关的呼吸困难等表现;而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排水功能障碍,也是水中毒的高发人群,需要严格监测液体出入量,预防水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