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引发机体免疫应答可致紫癜,过敏性紫癜有皮肤对称分布瘀点瘀斑等多部位表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表现,诊疗需明确感染类型分别处理并针对紫癜治疗,儿童、老年、女性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紫癜的机制
上呼吸道感染常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引发,机体感染后可启动免疫应答,以过敏性紫癜为例,病原体作为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炎症及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紫癜等症状。
二、紫癜的类型及表现
(一)过敏性紫癜
1.皮肤表现:皮肤紫癜为常见症状,多对称分布于下肢及臀部,呈分批出现的瘀点、瘀斑。2.关节受累: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以膝、踝等大关节多见(关节型)。3.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等(腹型)。4.肾脏受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肾型)。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为诱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严重时可伴内脏出血,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三、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紫癜的诊疗原则
(一)控制感染
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若为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宜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控制感染有助于稳定紫癜病情。
(二)针对紫癜治疗
1.过敏性紫癜: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减轻血管炎症反应。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考虑应用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提升血小板。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免疫力相对薄弱,上呼吸道感染更易诱发紫癜,需密切观察儿童皮肤表现、关节活动、二便情况等,及时发现紫癜相关并发症,儿童用药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血小板或加重过敏反应的药物。
(二)老年患者
老年人体质较弱,上呼吸道感染恢复较慢,合并紫癜时需关注其营养状况、肝肾功能,因老年人药物代谢与排泄能力下降,用药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三)女性患者
需考虑月经周期对紫癜病情的影响,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情绪等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状态而作用于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