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有皮肤黏膜表现、呼吸道阻塞表现和循环衰竭表现,皮肤黏膜表现最早出现,约90%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相关表现;呼吸道阻塞是危险表现,约70%-80%患者有呼吸道相关症状,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特点;循环衰竭表现为多种症状,发生率高,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循环衰竭有不同特点且需不同处理。
一、皮肤黏膜表现
过敏性休克时皮肤黏膜往往是最早出现症状的部位。皮肤可表现为广泛的红斑、瘙痒、荨麻疹等,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引起皮肤组织水肿和反应。例如,研究发现,在过敏性休克患者中,约90%以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相关表现,如皮肤潮红、瘙痒等,这是由于体内释放的组胺等介质作用于皮肤血管及神经末梢所致。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过敏反应可能更易在皮肤上迅速体现,需密切观察皮肤变化;老年患者皮肤本身的屏障功能有所下降,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但也更易被忽视,需特别留意。
二、呼吸道阻塞表现
呼吸道阻塞是过敏性休克非常危险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会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可伴有喉头水肿导致的声音嘶哑、喘鸣,严重时可出现窒息。这是因为过敏反应使得呼吸道黏膜水肿、支气管痉挛,气道狭窄。有研究显示,约70%-80%的过敏性休克患者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生率较高。儿童由于呼吸道相对狭窄,发生呼吸道阻塞时病情进展往往更为迅速,需紧急处理;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呼吸系统的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呼吸道阻塞的风险更高,更需及时识别和干预。
三、循环衰竭表现
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这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患者中循环衰竭的发生率也较高,一旦出现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病情往往较为危急。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发生循环衰竭时可能更快出现休克的一系列严重表现,需要快速建立有效的循环支持;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储备功能较差,发生循环衰竭后恢复相对困难,需要更积极地监测和维护循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