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了不一定会得狂犬病,只有携带狂犬病毒的狗咬伤才可能致感染,且与狗品种、咬伤部位程度、人群年龄等有关,被狗咬后要立即用肥皂水等冲洗伤口,再尽快去正规医疗机构处理,根据狗免疫情况和咬伤程度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病疫苗,儿童、老年人被狗咬有不同需重视的方面。
1.狂犬病毒的传播情况
只有携带狂犬病毒的狗咬伤人才有可能导致人感染狂犬病。据相关研究统计,健康的狗体内一般不携带狂犬病毒,而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狗在发病前几天唾液中才开始含有病毒。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显示,在一些狂犬病流行地区,通过对大量犬只的监测发现,仅有约一定比例(如10%左右)的犬只是狂犬病毒携带者。
被狗咬后是否发病还与狗的品种、咬伤的部位和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咬伤头面部、颈部等神经丰富部位,且伤口较深、出血较多时,感染狂犬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年龄人群被狗咬后风险有差异,儿童由于自我保护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被狗咬后更应重视处理;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等方面可能不如年轻人,一旦被狗咬也需谨慎对待。对于有宠物狗饲养史且未规范接种疫苗的人群,被自家狗咬伤后也不能掉以轻心。
2.被狗咬后的正确处理措施
首先要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这是因为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可以一定程度上破坏狂犬病毒的包膜等结构,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冲洗能有效清除伤口表面的污染物和可能存在的少量病毒。
然后要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伤口的进一步处理,如消毒等操作。同时,需要根据狗的免疫情况和咬伤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狗不能确定是否健康,或者是野狗等情况,通常需要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狗是经过规范免疫接种的宠物狗,且咬伤情况较轻,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疫苗,但一般也建议进行伤口处理后咨询医生。对于儿童被狗咬的情况,更要轻柔、迅速地进行伤口处理,并及时带孩子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老年人被狗咬后,除了按照常规流程处理伤口和评估是否接种疫苗外,还需考虑其基础疾病等情况,如是否有糖尿病等影响伤口愈合和免疫反应的疾病,医生在评估时会综合这些因素来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