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咳嗽需先明确诊断,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免疫治疗(特定情况)、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环境、运动)来应对,不同年龄阶段处理有差异,有基础疾病及关注小儿心理状态等。
一、明确诊断
小儿过敏性咳嗽通常有过敏史,如家族过敏史、自身其他过敏疾病史等,表现为长期刺激性干咳,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后咳嗽加重,需通过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明确诊断,肺功能检查中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可辅助判断气道高反应性情况,过敏原检测能帮助找出引发过敏的物质。
二、避免接触过敏原
1.尘螨方面: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如每周用55℃以上的水清洗床单、被套等,可杀死尘螨;使用防尘螨的床罩、枕头套等。
2.花粉方面: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带小儿外出,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时可佩戴口罩。
3.动物毛发方面:避免小儿接触宠物,如必须接触,要定期给宠物清洁等。
三、药物治疗(遵循用药原则)
1.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可缓解过敏相关的咳嗽等症状,但其使用需考虑小儿年龄等因素,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2.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对过敏性咳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等。
四、免疫治疗(针对特定情况)
对于明确过敏原且符合条件的小儿,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但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要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过敏情况等,评估治疗风险与收益。
五、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避免小儿食用易过敏食物,如海鲜、芒果等,婴儿则要注意母亲饮食对其的影响,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
2.环境方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温度适宜,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寒冷刺激小儿呼吸道引发咳嗽。
3.运动方面:适当让小儿进行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后引发咳嗽加重,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过敏性咳嗽在不同年龄阶段处理有差异,低龄婴儿需格外谨慎用药,应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哮喘等)的小儿,要更严格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关注小儿心理状态,避免因长期咳嗽影响小儿情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