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有关节疼痛等表现,发现疑似症状要休息、大量饮水;生活方式调整需饮食控制高嘌呤食物、增加低嘌呤食物,超重肥胖者要控体重、运动;血尿酸未达目标值需药物干预,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高尿酸血症的一般表现与初步应对
高尿酸血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人会有关节疼痛,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常于夜间突然发作,关节红肿热痛。当发现有疑似高尿酸血症症状时,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关节损伤加重。同时要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3000毫升,以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但需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水中毒。
二、生活方式调整方面
1.饮食控制: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猪肝、牛肝等)、海鲜(虾、蟹等)、浓肉汤等。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取,像新鲜蔬菜(白菜、芹菜等)、水果(苹果、香蕉等)、全谷物(燕麦、玉米等)。研究表明,减少高嘌呤饮食摄入可使血尿酸水平平均下降约1-2mg/dL。
2.体重管理: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体重每减少10%,血尿酸水平可降低约60μmol/L左右。运动方面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三、医疗干预相关
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尿酸仍未控制在目标范围(一般非高危人群目标血尿酸值应<360μmol/L,高危人群如已有痛风石等情况目标值应<300μmol/L),则需要考虑药物干预,但药物使用需遵循专业医生指导。对于儿童高尿酸血症,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尿酸代谢且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优先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等情况。对于妊娠期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主要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在保证母婴营养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密切监测血尿酸水平及母婴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者,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其他基础疾病,在调整生活方式时要注意与其他疾病治疗的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例如在选择运动方式和强度时要兼顾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