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真菌感染因尘肺致肺组织防御受损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等致真菌侵袭,常见病原体为曲霉菌、念珠菌,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等不典型症状,诊断靠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治疗用抗真菌药,老年患者需加强病房清洁监测,儿童患者要避免用不适药物并靠非药物支持护理。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尘肺真菌感染是指尘肺患者因肺部长期纤维化导致肺组织防御功能受损,加之常伴随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因素,使得真菌易侵袭肺部引发感染。尘肺患者肺内存在的纤维化病灶为真菌定植、繁殖提供了微环境,同时肺功能下降及免疫功能受抑(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一步增加了真菌感染风险。
二、常见病原体类型
1.曲霉菌:多存在于环境中,可通过呼吸道侵入尘肺患者肺部,在肺内定植后可引起侵袭性感染,胸部影像学常表现为结节、空洞等改变。2.念珠菌:常寄生于人体口腔、肠道等部位,当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念珠菌可经血液循环或直接蔓延至肺部引发感染,痰液检查可见念珠菌菌丝或孢子。
三、临床表现特点
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咳痰性状可为黏液痰或脓性痰,部分患者伴有呼吸困难。由于尘肺本身症状的干扰,真菌感染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需结合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四、诊断要点
1.病原学检查:通过采集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标本进行真菌涂片镜检及培养,若发现真菌菌丝、孢子或培养出致病性真菌可明确病原体。2.影像学检查: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结节影、空洞影等,有助于辅助诊断。
五、治疗策略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相应药物,如针对曲霉菌可选用伏立康唑等,针对念珠菌可选用氟康唑等。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状况,儿童尘肺极为罕见,若发生真菌感染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支持治疗以维持患儿机体功能。
六、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1.老年尘肺患者:由于老年人群免疫功能较弱,需加强病房环境清洁,减少真菌暴露风险,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处理。2.儿童尘肺患者:儿童尘肺极为少见,若出现真菌感染,应严格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抗真菌药物,注重通过营养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非药物手段提升患儿抵抗力,同时加强护理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