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通常由细菌入侵等引起,女性更常见,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多饮水、避免憋尿、注意性生活卫生来预防,已发生感染要及时就医,注意休息饮食,女性经期、儿童、糖尿病患者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明确尿道感染原因
尿道感染通常是由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尿道引起。女性尿道短而直,细菌更容易侵入,所以女性尿道感染相对更常见;性生活中不注意卫生、局部卫生清洁不佳、长期憋尿、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情况都可能增加尿道感染风险,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比普通人更易发生尿道感染。
二、预防措施
保持局部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女性排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
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每天建议饮水1500-2000毫升,通过多排尿来减少细菌在尿道停留的时间。
避免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增高,尿液逆流的机会增加,容易导致细菌在尿道滋生引发感染。
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性生活后女性最好排尿一次,以冲刷尿道内可能进入的细菌。
三、应对已发生尿道感染的建议
及时就医:出现尿道感染相关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等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休息与饮食: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机体抵抗力恢复。饮食上宜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尿道刺激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女性:除上述一般措施外,月经期间要特别注意卫生巾的及时更换,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减少局部潮湿环境,降低尿道感染风险。
儿童:儿童尿道感染时,家长要注意保持儿童外阴清洁,勤换尿布,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尿布或纸尿裤。同时,要观察儿童的症状,如有无发热、哭闹不安等情况,及时带儿童就医,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尿道感染后,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只有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能更好地配合尿道感染的治疗,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