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时真菌病原体侵袭肺部组织累及血管致破裂出血血液经气道咯出后咽下或直接流入消化道引发呕血,患者有肺部感染常见表现及呕血等失血相关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真菌感染典型病灶,病原学检查找到相应真菌病原体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是抗真菌并针对呕血做支持治疗,儿童抗真菌药选择需谨慎依体重调参数,老年人用抗真菌药需评估肝肾功能并关注呕血致贫血等情况。
一、肺部真菌感染引起呕血的机制
肺部真菌感染时,真菌病原体侵袭肺部组织,若病灶累及血管,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气道咯出后咽下,或直接流入消化道,从而引发呕血。例如,曲霉菌等真菌可侵犯肺部血管,造成血管壁破坏,引起出血,血液进入消化道后刺激胃肠道引发呕血症状。
二、临床表现特点
患者除有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表现,如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外,会出现呕血症状,呕血的颜色和量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少量呕血可能表现为呕吐物中带血丝,大量呕血时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血液,同时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失血相关表现。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典型病灶,如曲霉菌感染可能表现为肺部结节、肿块伴空洞形成等;2.病原学检查:通过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液等标本进行真菌涂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若找到相应真菌病原体可明确诊断,如痰培养检出念珠菌属等真菌。
四、治疗原则
主要是抗真菌治疗,根据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如念珠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等,曲霉菌感染可选用伏立康唑等。同时需针对呕血相关情况进行支持治疗,如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消化道出血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肺部真菌感染引起呕血时,抗真菌药物选择需谨慎,优先考虑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药物,同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因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需根据体重等调整用药相关参数;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减退等,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评估肝肾功能状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同时关注老年人因呕血导致的贫血等情况对整体健康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纠正贫血及维持内环境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