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狗舔过的东西感染狂犬病风险需分情况,狗本身带毒或人体皮肤黏膜破损时风险高,多数人无需过度恐慌,要保持物品清洁、让宠物狗接种疫苗,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更留意,儿童要养成习惯、关注异常表现,免疫力低下人群要避免接触、及时消毒观察。
一、是否会得狂犬病的情况分析
(一)狗舔东西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唾液中,当狗舔过东西后,理论上其唾液可能沾染在物体表面,但单纯狗舔过东西,物体上沾染狂犬病病毒的量通常很少。如果人吃了被狗舔过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感染狂犬病的风险较低。这是因为狂犬病病毒从狗的唾液传播到人体并引发感染需要一定条件,首先需要足够量的病毒进入人体,而仅被狗舔过的物体上通常病毒载量不足以引发感染。
(二)需考虑的特殊情况
1.狗本身携带狂犬病病毒时:如果舔东西的狗本身是狂犬病病毒携带者,那么其唾液中含有大量狂犬病病毒,此时人吃了被这样的狗舔过的东西就有较高感染风险。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因为在现代社会,宠物狗通常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狂犬病病毒携带者的狗数量较少。
2.人体皮肤黏膜有破损时:若人体口腔、消化道等存在破损情况,那么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破损处侵入人体,增加感染风险。例如,口腔有溃疡的人吃了被狗舔过的东西,感染风险会比口腔完好的人高一些。
二、预防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一般预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了狗舔过的东西后无需过度恐慌,但要注意保持物体表面清洁卫生,及时对被狗舔过的物品进行适当清洁消毒。同时,尽量确保宠物狗接种狂犬病疫苗,降低狗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可能不太注意卫生,若吃了被狗舔过的东西更需密切观察。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被狗舔过的不洁物品,并且要确保儿童所接触的宠物狗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一旦发现儿童有异常表现,如发热、恐水、怕风等疑似狂犬病症状,需立即就医。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免疫力低下疾病的人群,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发病风险更高且病情可能更严重。这类人群应格外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被病犬舔过的物品,若不慎接触后应及时进行局部清洁消毒,并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