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病因涵盖产前母体遗传等致胎儿脑发育受干扰、产时早产等致脑缺氧缺血、产后胆红素脑病等致脑组织损伤,病理呈现脑神经发育异常有神经元迁移障碍及脑白质损伤等,临床表现有运动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合并癫痫、存在视觉听觉障碍。
一、病因
1.产前因素:涵盖遗传因素,如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等可增加小儿脑瘫发病风险;母体因素,妊娠期母体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或化学毒物、妊娠期高血压等,这些情况会干扰胎儿脑发育进程,致使脑组织结构出现异常。2.产时因素:多见于早产(胎龄<37周)、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心异常等)、难产、脐带绕颈时间过长等,上述因素易造成胎儿脑缺氧、缺血,引发脑损伤,进而增加小儿脑瘫发生几率。3.产后因素:新生儿期发生胆红素脑病(因高胆红素血症导致)、颅内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等)、严重颅脑外伤等,这些情况会损伤脑组织,影响神经功能正常发育,从而引发小儿脑瘫。
二、病理
主要呈现脑的神经发育异常状况,一方面存在神经元迁移障碍,使得脑皮质结构出现异常,例如神经元未能正常迁移至正确位置,导致脑皮质分层等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可出现脑白质损伤,如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以及基底核病变等,造成神经传导通路受阻,影响运动、认知等功能的正常发育,致使相应功能调控出现障碍。
三、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患儿常表现出运动发育落后,如在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及精细运动方面,发育迟于同龄正常儿童;肌张力存在异常情况,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呈现僵硬状态)或减低(肢体较为松软);姿势异常,像仰卧位时头后仰、下肢伸直,俯卧位时头偏向一侧、四肢屈曲等异常姿势较为常见。2.智力障碍:约1/3患儿伴有智力低下,具体表现为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低于正常儿童水平,在知识获取、思维判断等方面存在明显落后。3.语言障碍:部分患儿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现象,如开始说话时间晚于同龄儿,还可能出现发音不清或失语等情况,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功能。4.癫痫:约1/4患儿合并癫痫,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发作形式多样,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等。5.视觉、听觉障碍:部分患儿存在视力减退(如视物模糊等)、听力障碍(如对声音反应不敏感等),进而影响感知觉发育,阻碍信息的正常接收。